為進一步推進思政部的教學改革,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根據思政部教學工作總體安排,本學期教學督導工作分三個階段:
一、準備階段
(一)成立教學督導組
組 長:常旭
副組長:闫連朵
成 員:李一 王向華 肖繼新 李文玲 李建忠 王麗玲
根據校區教學情況,教學督導組又分為三個小組。聽課時有分有合。
(二)時間
教學督導時間為:日常教學督導與期中教學檢查(第12至13周,11月15日--11月28日,随着工作的展開,後來延至第14周)相結合。
(三)對象
教學督導對象:全體教師。
(四)要求
要求教學督導組成員以一種負責的态度,聽課不少于5節,年輕教師的課比例要大一些。聽課後一定要和被聽課老師及時交流。最後,督導組成員上交 “聽課打分表”和聽課情況總結。
同時,鼓勵老師們互相聽課。
二、聽課階段
李建中、李文玲、王向華和肖繼新老師聽了5節,王麗玲老師聽了4節,李一老師聽了10節,闫連朵老師聽了12節課。共聽了20位教師的課,覆蓋本學期所有開設課程:概論、綱要、基礎、形勢與政策。
三、總結階段
思政部成立以來,校領導特别關注思政部的教學改革,部裡領導和老師們也都在積極地探索課改。尤其是在“創先争優”、“對标活動”的大氛圍中,思政部派出了學習考察小組,學習考察了省内外6所高校,對我們很有啟發。在上上下下倡導教學改革聲中,思政部7位老師按計劃于12—14周感受了一下我們的課堂,總結如下:
(一)優點
1、思政部教師有敬業傳統
2、熟練掌握教學内容,精心備課
能夠熟練掌握教學内容,如,李曉梅、趙豔芹、劉博明、杜立文、汪虹、馬金鎖、曾秀敏老師等,尤其是李建忠老師沒有采用多媒體教學,教學内容非常熟練(信息量稍顯少)。王兆雲老師第一次講近現代史綱要,備課認真;劉玉珍、劉博明老師進步很快。
3、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,提高教學效果
有的老師課件做得既漂亮又實用,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展示内容的整體性、連貫性,起到提示重點、難點的作用,起到升華教育教學主題的作用(汪虹、杜立文、王新剛),提高了教學效果。
4、發揮自身優勢,講出自己的特色
每位老師都各具特色,如杜立文老師利用最新的内容(世博會、亞運會)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;王新剛老師思路清晰,語言親切;馬金鎖老師把難點内容(四個統一)講得特别清晰,學生聽課效果不錯(此班為體育班);賀桂欣老師:聯系現實緊密,把抽象的道理用通俗的語言和案例明明白白的講出來。注意課堂上的師生互動,調動學生的積極性。呂桂蘭老師:邏輯性強,娓娓道來。李文玲老師,廣泛收集學生生活、學習中的問題并現場作答,看出其駕馭課堂能力強。
5、王立紅老師根據教學内容,給學生提示往屆考研真題,這種服務意識值得我們學習和提倡。
總起來看,老師們講課比較成功,這與課前精心備課分不開的。通過與學生交流,大部分學生對教師授課比較滿意,對老師持肯定态度。
(二)問題
學生方面:
1、學生在課堂中有玩手機、發短消息現象;
2、個别學生不帶教材上課,學生有遲到現象。
教師方面(突出的問題):
1、老師們基本上是“單打獨奏”
從對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把握、對重點、難點的準确确定以及突破上來看,老師們都有困惑。
2、課程(學科)前言和發展動态介紹較少。
3、師生互動少了些,有些老師就沒有這個環節。
4、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問題
課件的作用雖然隻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,但一定要起到應有的作用,這值得我們繼續研究,真正達到形式與内容的統一。
5、教學環節
課堂教學要環環相扣:複習舊知—導入新課—講解新課—鞏固新知—課後作業—延伸閱讀—預習。
6、課堂語言的使用和案例的選擇
理論聯系實際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方法。聯系實際時,舉例要鮮活、語言要生動,但有些話課上不能講,課下可以說,甚至有的課下也不能講。這就是所謂的學術無禁區,課堂有紀律。一句話,思政課的課程的性質決定的。
(三)建議
1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。為教師了解前沿知識、開闊視野提供條件。
2、集體備課
如何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體系,以及準确确定重點、難點?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:集體備課。
3﹑做學情分析,有效地進行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
隻有研究學生(學生原有基礎、現有困難、思想狀況等),才和學生有可說的話,才能與學生進行交流,課堂上自然就有了師生的互動和生生互動。
4、進一步探索教學方法
運用啟發式教學,給予學生創新思維空間,提高教學效果;體現傳授知識、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的統一性。
5、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,真正達到形式與内容的統一
6、形成一項聽課制度: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要聽兩位教師課。
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
2010年12月6日